yenyusdiary 5

日本直島 | 走訪瀨戶內海的藝術聖地、安藤忠雄清水模與草間彌生南瓜

IMG 6124

位於日本瀨戶內海心臟地帶的直島Naoshima,是一座將自然、建築與藝術融為一體的小島,被譽為世界級的「藝術聖地」。直島擁有迷人的海景與寧靜的村落,更因濃厚的藝術氛圍,吸引全球各地的藝術愛好者前來朝聖。藝術之島直島上散佈著許多著名景點,不僅有隱於地下光影世界的地中美術館、倍樂生之家美術館、山谷畫廊,還有草間彌生婆婆創作的紅南瓜與黃南瓜,以大膽的圓點設計成為直島的象徵,為島上增添無限活力與創意。

作為瀨戶內國際藝術季的核心地點之一,直島用藝術訴說自然、文化與人類的故事,感受到它深厚的藝術魅力與生命力。

交通

隸屬於香川縣的直島,是一個周長16公里面積8平方公里的小島,主要前往直島的交通工具為大型渡輪(Ferry フェリー)或高速客船。大多數旅客會從岡山的宇野港或高松港搭船前往。

島上有兩大港口:宮浦港和本村港,從高松港出發的船隻一律停靠直島西側的宮浦港,而若從岡山的宇野港出發,不僅班次較為頻繁,還有多個停靠港口可選。我們此行選擇搭乘從高松港前往宮浦港的大型渡輪,航程約50分鐘,票價更實惠。如果搭乘高速客船,航程縮短至約30分鐘,但票價相對較高。

IMG 5992

票價方面,大型渡輪成人單程票為520日圓,來回票則為990日圓;高速客船成人單程票為1,220日圓,可根據需求時間選擇適合的交通方式。

IMG 5991

抵達購票處後,直走到底的【E櫃檯】就是前往直島的渡輪購票窗口,除了一般人工售票櫃台也有自動售票機,還有貼心附有英文和中文操作說明,非常便利,但購票僅接受現金支付喔!

IMG 5993

我們搭乘了早上8點多的第一班渡輪,由於前往直島約需1小時,於是我就直接昏睡過去了。

IMG 5995

渡輪慢慢地緩了下來快抵達直島宮浦港了,我站在甲板上,目光立刻被宮浦港附近的草間彌生大作「紅南瓜」吸引。這座鮮紅且鏤空的大南瓜雕塑宛如直島的守護者,迎接著每一位來訪者,也讓我對這座現代藝術之島更加充滿期待與興奮。下船後,我們立即走進這顆艷紅鏤空的大南瓜雕塑,近距離感受草間婆婆的藝術魅力,細細品味這件象徵性的經典之作。

IMG 6007

| 草間彌生「赤南瓜」赤かぼちゃ

佇立於直島玄關口的草間彌生紅南瓜,以鮮明的色彩和圓潤的線條成為每位初到旅人無法忽視的存在。這座巨型雕塑,不僅覆滿草間標誌性的紅底黑點,更承載著她對「自我延展」的深刻詮釋。草間彌生以一段詩句形容:「追尋太陽的『紅光』到宇宙盡頭,化為直島海中的紅色南瓜。」其作品彷彿在歡迎每一位探索者,將他們引向無限的藝術宇宙。

「紅南瓜」延續了草間婆婆一貫的圓點美學,象徵著無限延展的可能性,模糊個體與宇宙的界線。鮮紅的色彩充滿活力,與港口的寧靜海景形成鮮明對比,激發感官與情感的交融。我們步入南瓜內部,透過鏤空的圓孔向外眺望,光影在圓點間流轉,彷彿置身草間婆婆獨特的精神世界,體會她對生命的純粹情感與對無限的沉思。

IMG 6014

IMG 6026

拍了幾張紅南瓜的照片後,我們來到Ougiya租腳踏車店,準備展開直島的騎行旅程。抵達直島後,最適合的交通方式是騎乘自行車,方便靈活地穿梭於島上的各個景點,當然也有巴士可以選擇。由於我們提前透過Ougiya官網預約(Ougiya官網預約),就可以立即租車,準備沿著島上蜿蜒的小路騎行,島上的人煙稀少,微風徐徐,令人放鬆。

IMG 6028

IMG 6039

| 山谷畫廊 Valley Gallery

騎到第一個景點是山谷畫廊(Valley Gallery),這座藝術空間於2022年第5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祭開幕,在這裡彷彿讓時光停駐,靜靜展開一場安藤忠雄極簡建築與草間彌生奔放藝術的奇妙對話。畫廊前的湖面上漂浮著草間彌生的經典裝置作品一顆顆閃亮的不鏽鋼球。這些球體隨著微風輕拂,它們彼此輕輕撞擊,宛如藝術的低語。

IMG 6043

這些球體倒映著天光雲影,與周圍的自然風景融為一體,如同一幅會呼吸的畫作。

IMG 60451

由安藤忠雄操刀設計的山谷畫廊位於直島山谷之中,建築以神社為靈感,採用雙層混凝土牆打造的半戶外式空間,屋頂上的幾何形狀開口讓自然光線、風雨自由灑落其間。內外的設計不僅引入了島嶼的風景,也使整體空間充滿了靜謐與神聖感。

IMG 6048

山谷畫廊內展示的是草間彌生的《自戀庭園》(Narcissus Garden),鏡面的表面讓觀者的身影融入其中,反映著她對自我與他者的哲學思考。畫廊的存在不僅改變了這片山谷的面貌,也成為藝術與自然對話的場域,讓每位到訪者深刻感受安藤與草間聯手創造的詩意空間。

IMG 60571

| 李禹煥美術館

接著,我們來到以韓國藝術家命名的李禹煥美術館,這座於2010年開館的美術館由安藤忠雄操刀設計,以清水混凝土與自然景觀相互交融,呈現出一種將藝術融於時間長河的靜謐美感。建築內外展出李禹煥的畫作與雕塑,其作品間的留白與張力,透過光影與空間的變化,讓觀者在欣賞時不自覺地進入一場內心的對話。

IMG 6067

美術館外,矗立著2019年起永久展示的作品《關係項-拱門》。這件裝置的靈感來自李禹煥在日本長野看到的一道彩虹,他由此體悟到人們僅僅穿越一座拱門,就能感受到一種非日常的精神體驗。作品以簡約的線條勾勒出深遠的哲思,鼓勵人們在日常與藝術之間探索新的關係。

IMG 6072

由於已預約上午11點參觀地中美術館(地中美術館官網預約),我們並未深入館內,而是選擇在李禹煥美術館周邊稍作停留,拍照留念並感受這座藝術建築與自然的無聲對話。

IMG 6080

我們騎著車來到了享譽國際的地中美術館,美術館外的花園彷彿莫內畫作中的景象,經過精心設計與修繕,令人不禁放慢腳步,細細品味這片靜謐的小徑。

相關文章:法國 | 莫內花園&盧昂Rouen — 步入印象畫

IMG 6083

| 地中美術館

直島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的地中美術館完全隱藏於地表之下,僅透過天井引入自然光,巧妙地讓建築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彷彿與大地共生。由安藤忠雄於2004年設計完成,地中美術館以他標誌性的清水混凝土工法呈現,而其「無外觀」的特質更為建築增添了一種神秘感。

館內最引人注目的是莫內的五幅《睡蓮》真跡,透過柔和自然光的映射,畫作中的水波與光影顯得栩栩如生,靜謐而令人屏息。除此之外,瓦爾特·德·瑪利亞的巨大球體裝置與詹姆斯·特瑞爾的光影空間,則透過建築與作品的共鳴,營造出超脫日常的神秘氛圍。雖然館內禁止攝影,但這份與藝術共處的純粹感,反而讓人更加沉浸其中。

IMG 6088

從高空俯瞰,地中美術館彷彿一系列幾何形狀的簍空結構,與自然無縫融合的設計,既保留了島嶼的原始風貌,又以簡潔的幾何語彙展現建築的現代美感,又令人更佩服安藤的建築設計。

82cea2d18290bbb710b83c6d95c627b924e66c0b

圖片來源:Benesse Art Site Naoshima

中午時分,我們在館內欣賞完藝術品後,就在美術館餐廳享用了一頓簡單的午餐。

IMG 6099

| 倍樂生之家美術館 Benesse House Museum

午後雨勢逐漸加大,因此我們搭乘接駁車前往直島另一處地標——倍樂生之家美術館(Benesse House Museum)。這座一樣由安藤忠雄設計的建築,結合美術館與住宿功能,以「自然、建築、藝術的共生」為核心精神,成為直島轉型為現代藝術島嶼的重要見證。館內的藝術品精緻,卻少了些令人驚嘆的亮點,不過建築本身倒是令人流連。

IMG 6109

IMG 6118

| 草間彌生「黃南瓜」

隨後,我們撐傘步行來到另一個經典打卡地點——黃色南瓜。這件草間婆婆的代表作「黃南瓜」矗立在海邊碼頭,鮮明的黃色外表覆滿黑色圓點,與灰藍色的海天形成強烈對比,格外吸引目光。儘管雨勢逐漸加大,我們仍然不顧濕漉的環境匆匆按下快門,作為留念。與紅南瓜相比,黃色南瓜更多了一份沉穩與靜謐,它的存在彷彿與無邊的大海共享孤獨的美感,成為直島地標性象徵之一。

草間彌生以童年的記憶為靈感,創作出這件經典作品。她初次見到田野中南瓜的獨特形狀與質感時便深受震撼,從此將這種平凡卻蘊含力量的植物融入她的藝術語彙中。在雨中與這件作品相遇時,海風與雨滴拍打臉龐,心中卻莫名湧起一種感動。黃色南瓜如一位沉默的守望者,靜靜注視著潮起潮落,也目送著每位旅人離去,那孤寂卻深刻的情感,久久令人無法忘懷。

IMG 6149

| 鑽石亭 Naoshima Pavilion

我們步行回到倍樂生之家美術館後,搭上接駁車返回地中美術館取回腳踏車。由於雨勢仍未停歇,便決定直接騎回租車店還車,但途中經過直島車站附近的鑽石亭(Naoshima Pavilion),這座由日本當代建築大師藤本壯介(Sou Fujimoto)設計的地標吸引了我們的目光。亭子的外形宛如一顆半透明的鑽石,由純白色穿孔金屬板構成,輕盈而通透,於微雨中散發獨特的美感。之後,雨勢漸小,我們稍作討論後決定繼續騎行,這樣能更方便地探索直島的各個角落。

IMG 6152

| 直島錢湯I♥湯

繼續騎行,我們來到直島錢湯「I♥湯」,這是由日本藝術家大竹伸郎設計的一座別具藝術特色的公共澡堂,其外觀鮮明醒目,裝潢充分展現了藝術家的獨特風格與巧思。他以拼畫的方式將多樣元素融入其中,讓每一處細節都散發著時尚與藝術魅力。浴池、風呂繪、馬賽克貼畫與彩繪磁磚洗手間,無不展現他對創意與美感的極致追求。

IMG 6158

騎行途中,我們偶然發現一家溫暖的小咖啡館——ヒフミヨ珈琲舎 (Hifumiyo coffee)。在這裡點了一杯熱拿鐵,捧在手中,感受暖意漸漸滲透全身。窗外飄著細雨,室內卻是片刻的寧靜與放鬆。

IMG 6160

| 直島港ターミナル

最後騎到了本村港的小型候船空間「直島港Terminal」,由國際知名建築團隊SANAA操刀設計,以約十個圓形球體聚集排列的獨特構造,展現了輕盈而富詩意的設計風格。內部搭配簡潔的木造結構,曾以純白的外觀吸引眾多旅客。然而,如今空間內已停滿腳踏車與摩托車,實用性似乎超越了最初的藝術氛圍。此外,或因氣候影響,原本潔白的外觀逐漸泛黃,增添了些許歲月痕跡。

IMG 6166

IMG 6164

我們返回了直島宮浦港,準備搭乘返回高松的船隻,結束了這場充實的直島藝術一日遊。

IMG 6181

直島,這座被藝術點亮的小島,無論晴雨,都能在每一個轉角邂逅驚喜。儘管天空飄著細雨,騎著電動腳踏車穿行於蜿蜒的小徑,探訪隱匿於山谷中的地中美術館,或是駐足在紅黃南瓜前,體會草間婆婆用圓點講述的無限哲學。直島,用它獨一無二的方式,為每位造訪者留下永不褪色的記憶。

喜歡的話可以追蹤臉書粉專,一起看世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