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原為文藝青年的簡稱,泛指喜歡藝術的年輕人,然而隨著時代變遷文青一詞開始有著不同的定義,從特定族群轉型成為風格的一種,又有細分成「憤青」、「樂團青」、「展覽青」等等不同類別。
儘管如此,在《 文青這種生物,自古就有:17段隱藏在史籍和作品背後的奇葩人生》書中提到的,自從掀起一股文青風後,文青的內涵似乎出現「商業化」的現況,甚至成為一種行銷手法,而「文青」一詞也從「由內而外」變成「有外但不到內」了,所產生的文學氛圍漸漸被遺忘。
因此想回歸最初始的、最單純的一個喜愛藝術的青年,透過這篇文章,分享可以從哪些管道獲得藝文相關訊息與知識,不論是實體的展覽到線上的資源都有,像是展覽地點、書籍、網站、電影等等,另外裡面提到的只是作者較常瀏覽觀看的,歡迎其他同好留言補充,那我們就看下去~~
推薦文章: 當我們在嘲諷文青時,我們在嘲諷什麼?
隨著疫情趨緩,藝文活動漸漸開放,終於可以重新拾起票卷,去觀賞這些難得來台的作品,在2021下半年有幾場不能錯過的展覽,像是《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5/1~10/17)、《奈良美智特展》高雄、台南場 (7/24~10/31、11/9~2/13)、《永恆慕夏—線條的魔術》(12/18~4/5)、《天才達利展》(1/1~4/13)等等,以下列了幾間常辦展覽的地點,依城市來排列並附上官網連結。
除外,對於個展、聯展有興趣的人,可以點此瞭解非池中整理的藝文展覽資訊。
4張圖來自各官網
有些藝術類型的書內容篇枯燥乏味,或者是看完感覺沒有甚麼收穫,接下來想分享的這幾本書都沒有這些疑慮。
第一本想介紹的是《寂寞博物館》,作者是『行走的百科全書』之稱的謝哲青,豐富的藝術歷史學養搭配上細膩的文字筆觸,述說著別具意義的藝術作品,背後乘載著難以言喻的寂寞和開不了口的憂傷,走出你我的寂寞博物館後,或許能夠找到新生的力量。
另外,本身是哲青哥的大鐵粉,再推一本個人最愛的《因為尋找,所以看見:一個人的朝聖之路》,講述步行1個多月超過800公里,踏上「聖雅各之路」的精采故事。
我在下雨的夜,將說不出口的思念,託付給蒼白陌生的冬雨,寄給遠方的妳 —《寂寞博物館》
另一本要推薦的是由日本美術史研究家秋田麻早子所寫的《名畫的構造》,書中教導從點、線、面等方式一層接一層地觀察名畫裡的細節,由簡入深來解讀畫中背後的邏輯思考,對於我們外行人真的蠻有幫助,另外再推薦一本是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秋元雄史所寫的《東京藝大美術館長教你西洋美術鑑賞術:無痛進入名畫世界的美學養成》。
下面四個網站可以查詢到藝術相關的文章、歷史與新聞
第一部推薦的是《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改編自美國作家丹·布朗於2003年出版的一本同名暢銷小說,講述主角宗教符號學教授蘭登解決羅浮宮館長被謀殺之謎,有一連串的解密推理冒險。
電影中藝術、建築或宗教相關的歷史理論並非都準確,因此常被專業人士放大指責、檢視內容的謬誤,但電影是改編虛構小說,並非是傳記或史書。總之,這部片劇情刺激緊湊,重點是開啟我對於瞭解藝術作品背後故事的興趣,所以推啦~~
接下來想分享的是《寂寞拍賣師》( The Best Offer),由義大利導演朱賽貝·托納多雷執導的浪漫又懸疑的電影,故事的一層層佈局加上最後的大轉折,整個觀後感的後勁十分強烈,故事內容就不贅述,讓讀者在未知的情形下才能體驗電影的帶來的驚喜。
最後推薦的就是《名畫的控訴》(Woman in Gold),劇情改編自瑪麗亞·阿特曼的真實故事,女主是英國影后海倫·米蘭,男主是飾演年輕律師的萊恩·雷諾斯,講述作為唯一繼承人的年邁猶太難民,與奧地利政府周旋打了長達6年的官司,最終取回屬於她的畫作《艾蒂兒肖像一號》。這是一部小蝦米對抗大鯨魚勝利的真實旅程,也是了解納粹迫害的入門電影。
相關文章: 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Birkenau | 見證慘絕人寰的罪行
以上是作者比較常使用的管道來吸收藝術知識,最後套一句謝哲青所說的: 「藝術在思考中蛻變與成長。」在觀看或聆聽藝術的過程,除了探討了解藝術人文的典故外,搭配自己的思考見解,或許之後在看世界的眼光,會與以往截然不同,這就是藝術帶給人們的力量與改變。
相關文章: 情遇畢卡索
延伸閱讀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