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維也納Vienna | 藝術史博物館 Kunsthistorisches 必看收藏

清晨搭乘火車搖搖晃晃來到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與朋友會合後,我們迫不及待前往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作為第一站。這座博物館由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下令建立,於1891年開放,與對面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同時落成。

藝術史博物館不僅是壯麗的新文藝復興風格建築,而且內部豐富的裝飾和藝術品珍藏著哈布斯堡王朝數百年來豐富的藝術收藏,從古埃及到18世紀的文物應有盡有,還有拉斐爾、魯本斯、卡拉瓦喬、林布蘭等大師的作品。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這座博物館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老彼得·布勒哲爾收藏,像是後面即將介紹的《巴別塔》和《雪中獵人》等著名畫作。博物館門票全票為21歐元,半票為18歐元。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收藏豐富多樣,古老石雕、精緻工藝品,以及許多來自不同地區的繪畫作品,讓人們得以一窺古埃及文明的神秘、文藝復興時期的華麗、荷蘭黃金時代的繁榮,以下分享一些我看到喜歡的作品和必看館藏:

這是創作於16世紀初期的《祈禱堅果》(Prayer-nut),小小的荷蘭黃楊木微型雕塑,猶如一顆微型的宗教寶石,其大小介於核桃和高爾夫球之間,但上面雕刻著高度詳細且錯綜複雜的宗教場景,是匠工用心雕琢的指尖藝術品。

本韋努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於16世紀創作的切利尼鹽窖雕塑(Cellini Salt Cellar)採用精緻的黃金、象牙、琺瑯和烏木等珍貴材料製作。在鹽罐的上方,雕刻了栩栩如生的海神波賽頓,手持三叉戟,四匹威風凜凜的駿馬在海中奔騰,而一艘漂亮的小船則象徵著盛鹽的碟子。在波賽頓對面是另一尊雕像大地女神蓋亞,她右手邊雕刻著一座古希臘神殿,用來盛胡椒的小盒。整個鹽罐底座則刻有黎明、白天、黃昏和黑夜的圖案,象徵著四季四時的變化。

雖然這件黃金鹽罐被譽為頂級的藝術作品之一,但在藝術史博物館眾多收藏中,它卻顯得相對不起眼。然而,2003年5月11日的一宗盜竊事件改變了這件作品的命運。在那天凌晨,盜賊偷走了這件珍貴的鹽罐,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憤慨。博物館緊急發出高額懸賞,並經過多年的追蹤和調查,在2006年成功在奧地利茨韋特爾鎮附近的森林中找回了失竊的鹽罐,並抓獲了竊賊。這曲折的故事使得這件鹽罐成為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被譽為「雕塑界的蒙娜麗莎」。

在古文物區,除了羅馬文物外,還擁有豐富的埃及文物收藏。法老的巨大雕像、富有藝術感的石碑和細膩浮雕,以及描繪神話故事和日常生活的繪畫作品,透過這些文物感受到古埃及文明的瑰麗與神秘,並更了解古老文明的藝術、宗教和社會生活。

樓梯間的雕像是由義大利藝術家安東尼奧·卡諾瓦(Antonio Canova)於1805年至1819年間雕刻完成的《忒修斯打敗人頭馬》(Theseus Defeats the Centaur),而記得留意拱門上方的壁畫,是奧地利當代國寶級畫家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的作品,為樓梯間增添了藝術的氣息。

來到1樓(從0樓上來)就是畫作與特展區,也是我特別有興趣的地方,必看就是老彼得·布勒哲爾的《巴別塔》、維拉斯奎茲的《穿藍色衣服的特麗莎公主》和維梅爾的《繪畫的藝術》。

《手提歌利亞頭的大衛》(David with the Head of Goliath, 1610)是巴洛克畫家卡拉瓦喬的油畫作品,透過筆觸深刻地展現聖經中大衛與歌利亞的故事,承載藝術家本人的內心世界。大衛手持歌利亞的頭顱,但他的表情並非凱旋的喜悅,而是充滿懷悲傷和同情。卡拉瓦喬將自己描繪成罪人歌利亞的形象,反映了人生的起伏和無常,以及在榮耀與墮落之間的掙扎。

這是蔬果畫大師阿爾欽博托(Giuseppe Arcimboldo)經典的蔬果作品《四季》(Four Seasons, 1563, 1572 and 1573),這一系列作品以蔬菜、水果、花卉等自然元素堆疊而成,形成具有獨特視覺效果的人像肖像,其左側有著豐盛蔬果的臉頰是作品《夏》。

《梅杜莎之頭》(Head of Medusa, 1618)是巴洛克畫派早期的荷蘭大師魯本斯的血腥震撼之作,被砍下頭顱的梅杜莎眼神凝視並充滿了死寂,而她頭頂的毒蛇仍然活著,相互纏繞扭動著;血液從她的頸部湧出,吸引著各種毒物如蠍子、蜥蜴、蜘蛛,讓觀者感到一絲恐怖及詭異。

頭髮班白的老爺爺正全神貫注地臨摹著魯本斯的”The Park of a Castle”。

《繪畫的藝術》(The Art of Painting)是荷蘭光影大師維梅爾於17世紀創作的油畫,展現了他典型的細膩手法,描述一位畫家在他的工作室中繪畫一位女性的場景。這幅看似簡單的畫作實際上蘊含著複雜的構圖和象徵意義,例如畫中的女性被認為是歷史繆斯克利奧(Clio),代表著對藝術的靈感和荷蘭藝術的榮耀。而畫中的畫家可能是維梅爾的自畫像,他端坐在畫架前,使用槌棒(Maulstick)支撐手腕,以保持穩定。這些細節展現了維梅爾在技術上的高超造詣。

接著是另一位荷蘭光影大師林布蘭的作品,左側是《讀書的林布蘭特之子》(Titus van Rijn. the Artists Son. Reading, 1657),而右側是《自畫像》(The Large Self-Portrait, 1652)。《讀書的林布蘭特之子》呈現了林布蘭兒子提特斯專注地閱讀著,他的臉上透露一種內省和思考。透過林布蘭的筆觸和光影的運用,我們感受到提特斯內心的寧靜和專注。而《自畫像》則是林布蘭逾40幅自畫像中的一幅,但這幅與之前自畫像相比較為獨特,以正面直視的姿態呈現,雙手自然地放在臀部,顯露出一股自信和堅定的氣息。

《巴別塔》(The Tower of Babel, 1563)是老彼得·布勒哲爾的經典之作,也是藝術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描繪舊約聖經《創世紀》中的巴别塔故事。根據聖經記載,地球上的人民建造了一座高聳入雲的巨塔,試圖接近天堂和上帝。然而,上帝認為這是人類的驕傲和虛榮,於是他讓建造者們說著不同的語言,導致彼此無法溝通,最終使得建塔的計劃宣告失敗。巴比倫塔壯麗宏偉,象徵著人類的驕傲和野心,但畫面中也流露一種脆弱不安,暗示著人類的虛榮終將面臨挫敗和崩潰。

《雪中獵人》(Hunters in the Snow, 1565)同樣是老彼得·布勒哲爾的傑作,描繪了一月的冬季景象。厚重的陰霾籠罩著大地,前景獵人隊比後方模糊的天際,枯枝間清晰可見的小鳥,增添冬日的淒涼色彩。

來到藝術史博物館的杯型大廳,這是該博物館整個19世紀建築群的中心所在。大廳牆壁鑲嵌著大理石,並點綴著金色裝飾,可以在這裡喝杯咖啡,沉浸在這奢華的獨特氛圍。

整體來說,藝術史博物館建築本身與豐富的收藏品令人一樣驚艷,若來到維也納,千萬不要錯過藝術史博物館!

藝術史博物館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Wien

Maria-Theresien-Platz, 1010 Wien, 奧地利 | 地圖

營業時間 | 10:00 – 18:00,週四開放至21:00;週一閉館

官方網站:https://www.khm.at/

喜歡的話可以追蹤臉書粉專,一起看世界!!!

yenyusdiary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